为不断提高人社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对优化办事服务的需求,金安区积极推进人社综合窗口改革工作,自5月启动以来,10个“一件事”打包办线下全面实施,在2021年25项提速办的基础上,12个事项实现在规定时间内提速50%。10月人社办事大厅业务受理量3723人次,业务办理量5175件,单次受理量1.39件,真正实现了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金安区逐步推进从人员素质提升、办事环境优化、流程再造整合、制度完善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着力打造金安人社惠企便民综窗改革“样板间”。
办事环境不断优化。为给群众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金安区人社局对办事大厅的进行整体重新规划,在借鉴先进大厅的理念的前提下,多轮次商讨,设置了方便群众自主办理业务的“自助服务区”,展示良好人社形象及政策科普的“政策宣传区”,为群众提供不时之需物资的“便民服务区”以及展示浓书香氛围的“休闲阅览区”,着力打造“金安人社会客厅”,为群众提供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大厅环境
流程整合不断深入。金安区人社局召集二级机构进行多轮次磋商,对进驻大厅事项进行整合优化,按照“应进尽进”的原则,设置了综合窗口8个,对前台业务受理权限进行了统一配置,在进驻人社办事大厅的75项事项中,65项进驻了综合窗口,进驻率达到了86.67%,我们工作人员也从“专家”变成了“教授”,真正实现了“一专多能”。
一窗通办专区
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设首席代表,负责人社大厅日常管理。制定《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管理办法》,从干部职工上下班时间、工作准备、服务态度、服务用语、服务要求、工作程序等各个方面做了规范。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好差评”,在办事窗口醒目位置设置评价器,提供评价功能,实现评价可统计,办件可回溯。严格窗口人员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结合镜头监控,局效能办每月不定期对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暗访督查,及时对督查中发现的违反制度规定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效能追责,使窗口服务效能建设落到实处。
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按“边改革边培训”“互相教、互相学”模式,自5月10日开始,业务骨干轮流上台讲授业务知识,截至目前,已完成二轮次16场理论培训和多场次一对一跟岗指导实训。培训后,组织开展“高频业务知识测试”,通过“学练考”形式提升综窗前台的实战能力。倡导“微笑服务”,邀请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对全局系统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帮助干部职工掌握与群众沟通的礼仪和技巧。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以普通办事人员身份体验“一窗通办”流程,检验窗口人员业务素质并就走流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创新举措不断拓展。一是高位谋划、提前布局。创新制定了《金安区人社局能力建设“五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及《综合窗口改革推进清单》,举办“人社讲堂”和“人社业务大家讲”活动,将人社各领域业务统筹规划,高位推进,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层层抓落实。二是编纂印制人社系统工具书。集全系统之力,编纂印制了《人社政策汇编》(一套4册)、《高频政策问答》、《前台业务操作流程图》及《前台业务操作指南》,书册的编纂强调实用性,选取实操性较强和实效性较长的业务知识及政策文件进入,通过书册的印制、发放,作为人社干部工具书,便于查阅,方便使用,在接待市内外领导参观时也获得了一致好评。三是着力打造金安人社“一码通”。
设置休闲书架
该局针对131项政务事项进行深度调研,从现场问得多,窗口办得多,电话咨询得多三个方向进行高频事项收集,收集了八大类百余个问题,组织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进行座谈,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再梳理和详细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编制,从高频事项材料及网办手册、高频政策答疑、政策咨询渠道三个方面,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告知服务,群众通过“扫码”即可获取相关信息,此举也是金安区人社局在智慧人社、数字人社方面作出的一种探索。
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推进综窗改革工作,推进更多事项由“多头奔跑”到“只进一门”向“一窗办成”蜕变,着力实现“流程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的目标,切实服务好广大办事企业、群众,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展示良好金安人社形象。(鲍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