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为了深入了解金寨县大湾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和发展情况,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多彩金寨,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大湾村对当地基层干部和脱贫百姓进行采访调研,探寻大湾村的今昔巨变和未来发展前景。
7月17日上午9点,采访团队来到陈泽申爷爷家。详细询问了陈爷爷的生活近况,了解近况后,陈爷爷又向大家描述了脱贫前后他的变化。陈爷爷表示,他会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精神,并鼓励大学生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采访村民陈泽申
7月17日下午3点,采访团队到达村委会。先后采访了特派村官何杰、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家枝以及村纪检委员汪建国。通过采访,实践团队了解到大湾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绩和成效。何杰向大家描述了大湾村这些年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阐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工作者走在扶贫工作一线的体验和感悟。他表示,从不后悔来到大湾村,作为新时代青年,青春能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采访特派村官何杰
采访中,大湾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家枝告诉实践团队成员,大湾村的今天离不开党中央政策的扶持,在党的政策的引导下,大湾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攻坚之路,实现了产业作为支撑、人才作为动力、文明乡风作为软实力的振兴之路。“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也坚信,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湾村一定会越来越好。面对振兴路上的困难,我认为,只要把村民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那么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何家枝表示。
采访大湾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家枝
调研最后,实践团队成员采访了大湾村纪检委员汪建国,他就大湾村的法治文明、基层纪检工作、村民素质提升等方面与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大湾村的基层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汪建国表示,加强村级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基层监督的“保驾护航”,开展好村级监督,让惠民惠农政策公平落实,让服务群众没有距离,让百姓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访大湾村纪检委员汪建国
(王启迪、鲍春阳/文 韩箫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