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6月23日,皖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青春心向党”实践团成员,在刘曼和朱磊两位教师的带领下赴金寨县汤家汇等红色革命遗址,开展“青寻红色记忆,探访百年历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怀着炽热之心,实践团成员走进了素有“将军县”之称的金寨县,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军广场。广场依山而建,被青松翠柏环绕,四季常青,整个广场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每一个走进广场的人心中自然而然涌起敬仰之情。拾阶而上每一段台阶的数量各有不同,寓意着金寨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同贡献代表意义也不同。
走过台阶,站在高耸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的旁边,看着上面刘伯承元帅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望向来时的台阶,让大家回想起战争年代,金寨十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的彪炳史册的功勋。实践团成员们体会到了那段红色岁月的荣耀与艰辛,理解了纪念塔上“燎原星火”的沉重与不易,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涌上心头,在纪念塔旁边,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庄严宣读了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刻在每个人的心头。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前去红25 军旧址,在金寨县英烈纪念馆大家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先烈们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革命老区广为传颂,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为祖国的新青年,实践团成员们更应该追寻红军足迹,弘扬先辈精神,砥砺奋进未来!经历了大半天的红色洗礼,实践团成员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为了更好的宣传红色文化,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在当地展开调研,村民们响应热情。
6月20日,为了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感受红色文化,实践团来到汤家汇镇人民政府,向当地党员干部了解汤家汇的红色文化背景。在采访中了解到红色是汤家汇的本色,这里的红色革命政权机构设置早、部门全、运转时间长,体系完整可堪称一座完整的“苏维埃城”。金寨县组建的11支红军队伍中有3支在汤家汇诞生,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可以说,如果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感谢他们为祖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深深牵挂着革命先烈的后代。大家会把先烈的故事讲给人民群众听,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6月2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少共豫东南道委、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政府、红军医院旧址和政治保卫局,感悟光辉盛地,重温红色芳华,在目睹历史遗迹,认真听取历史介绍后大家深感盛世来之不易,更应该把握机会,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下午,为了优化红色地区文化环境,创建卫生家园,构建和谐社区,实践团成员在当地展开了志愿服务,主动拾取垃圾,打扫落叶,清理杂物等等,让红色文化革命圣地更加干净整洁。
6月22日,实践团来到当地老党员的住所,老党员对于他们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岁月不败英雄,他字字如矶,讲述了他的入党故事,如何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故事,并告诉大家要“坚定信念、踏实认真、锲而不舍、追求卓越”,深刻地让自己感受到对于自身使命的伟大责任感。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那些真切的话语彷佛还在耳边回绕,实践团成员体会到了老党员对他们的关爱与期盼。
6月23日,实践团来到立夏节起义旧址和商城县总工会旧址,在这里大家了解到立夏节起义那个闪耀着理想之光的历史革命故事,在革命雕像旁,大家立志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
历时四天,“青寻红色记忆,探访百年历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这让实践团成员切身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只有铭记历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精神火炬永不灭,实现红色江山代代传,珍惜韶华,不负时代,担当作为,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